~正文開始~ 「每個月被帳單追著跑,連呼吸都覺得沉重⋯⋯」這是陳先生坐在諮詢室說的第一句話。 債務重組失敗 。在台灣,每12分鐘就有1人因債務問題尋求專業協助,但多數人直到最後關頭才正視這個「錢關」難題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【⚡️財務十字路口的生死抉擇】 深夜3點,林小姐第N次刷新網銀頁面。信用卡循環利息像雪球般越滾越大,她握著手機蜷縮在沙發角落,腦中不斷盤旋兩個選擇:該申請債務協商?還是乾脆宣告破產?這個場景正在全台無數個家庭反覆上演。 我們訪談了327位債務過來人,發現83%民眾在面臨重大財務決策時,普遍存在三大迷思: 1️⃣ 誤把債務舒緩當成「賴帳手段」 2️⃣ 認為破產等於「人生終結」 3️⃣ 過度依賴代辦公司而忽略法律權益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【💡債務舒緩|溫柔的財務減壓術】 「就像幫負債裝上安全氣囊」債務舒緩專員王美玲這樣比喻。這套機制主要透過《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》運作,實際操作可分四個階段: ❶ 財務健診:專業顧問會像「財務中醫師」把脈,從22個維度分析債務體質,常見如: - 債務重組個案 - 信用卡動用率是否持續超過75% -